期刊简介
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卫生部
出版部门: 《癌症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53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7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癌症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卫生部
- 国际刊号:1672-1535
- 国内刊号:11-497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要求数据可靠、观点明确、文字简练。
2. 来稿须文字通顺,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综述、论著、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报告1500字以内,请注意配图比例,尽量不要超过2幅图/千字。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英文摘要尚应包括英文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并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宜选自《MeSH词表》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3. 文中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 统计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5. 缩略词使用要符合规范,文中首次出现时要标明中文全称(英文全称,缩略词)。
6. 参考文献限作者亲自阅读已发表的近五年主要文献。按文内引用先后顺序列于文末,并在文内引用处右上角以[ ]号(角注)注明序号。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写法如下:期刊:序号.作者.(西文作者姓在前,名缩写在后)文题.刊名,年份,卷(期):起页;专著与图书:序号.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译文:先列原文作者,再写题目或书名,后列译者姓名。其后项目同期刊、专著顺序。
7. 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中国作者姓名的拼音采用姓前名后。姓氏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基金项目置于第1页底部脚注处第1行,第2行标通信作者有关信息,通信作者只列一位。文章应标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和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称之间应以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多位作者署名的文章,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写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Dept of Breast cancer, 307 Hospital,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ine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作者简介写法:姓名,性别,职称,学位,职务,主要从事工作及研究方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16009)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guljun@163.com
【作者简介】xxx,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妇瘤临床研究。
8. 投稿内容必须符合本刊宗旨。稿件格式应符合本刊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数字必须准确可靠。文稿目标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不超过3级(1 1.1 1.1.1)。
癌症进展杂志影响因子
癌症进展杂志发文量
癌症进展杂志总被引频次
-
超声造影对早期乳腺癌腋窝评估可行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超声造影检查对腋窝病理结果判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94例,术前均行腋窝超声造影检查,其诊断结果采用BI-RADS分级法表示,采用阳性率评估术前腋窝超声造影检查对腋窝病理情况预测价值的判定标准;同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状态下的预测价值.结果94例患者中,LuminalA型23例(24.5%),LuminalB型44例(46.8%),HER2过表达型11例(11.7%......
作者:彭雪强;张浩;卞丽霞;凌立君 刊期: 2017- 04
-
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实施FOLFOX4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6.90%)、总有效率(51.72%)与对照组(3.45%、41.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作者:梁勇;潘晓芳;刘倩;姚素萍;袁文志 刊期: 2017- 01
-
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三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126例晚期NSCLC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以吉西他滨为主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疾病进展期(TTP)、生存期及毒副作用.方法126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未曾治疗的晚期NSCLC,非随机接受GP/4周组(27例)、GP/3周组(65例)、GN组(34例).结果全组有效率(RR)35.7%(CR1例,PR45例),1年生存率35.6%(95%CI:CI.05~45.18),中位生存期(MST)10个月(......
作者:方健;刘叙仪;安彤同;吴梅娜;高非;蒋薇 刊期: 2005- 06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早期癌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一致性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对宫颈早期癌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接受宫颈病理活检的患者260例,均进行高危HPV联合TCT检测,分析其与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HPV联合TCT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及特异性均高于单独检测方法,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高晓;田延龙;吴宏培 刊期: 2016- 07
-
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治疗进展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与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跃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二位[1].局部复发性直肠癌(locallyrecurrentrectalcancer,LRRC)是指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在原发肿瘤手术野范围内发现的与原发肿瘤病理性质相同的癌灶[2],包括盆腔、盆壁及会阴部组织.根据Suzuki分型法[2]可将复发分为4个类型:F0,未侵及盆壁或前方邻近脏器;F1,1处累及;F2,2处累及......
作者:易福梅 刊期: 2012- 05
-
老年肿瘤患者综合评估的现状
肿瘤与年龄密切相关,近60%的肿瘤发生于65岁及以上人群,80%的肿瘤死亡发生于这一年龄组[1].65岁及以上人群肿瘤的发病率比65岁以下人群高近10倍,其肿瘤死亡率是65岁以下人群的16倍[2].这与老年肿瘤患者的生理特点及治疗的复杂性有关,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老年肿瘤患者已经成为肿瘤学领域和老年病学领域共同关心的内容.......
作者:王薇;李萍萍 刊期: 2010- 03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s)越来越多,是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并与胰腺癌关系密切,是胰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之一,WHO将其定义为起源于主胰管或其主要分支的一种分泌粘液的乳头状肿瘤.根据影像学表现,IPMN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及混合型3种,主胰管型恶变率高;根据囊肿被覆上皮的形态分类,可分为4种类型:胃型、肠型、胰胆管上皮型及嗜酸细胞型,免疫组化MUC1、2、5AC有......
作者:常晓燕;姜英;李霁;卢朝辉;陈杰 刊期: 2009- 06
-
不同容积成像技术MR增强扫描对检出脑转移瘤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3DBravo与Cube序列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两种序列的优缺点。方法收集临床因怀疑脑转移而行3DBravo、Cube容积采集技术MR增强扫描的病例25例。先由两位影像医师共同阅片确定转移瘤的位置与数目,以及有无脑膜转移。再由另一位影像医师对所有病例的Bravo与Cube序列图像分别进行判读,包括图像质量、转移病灶位置及数目、有无脑膜转移,比较病灶与正常灰白质的信号强度相对对比度......
作者:吴培华;张红梅;张翀达;叶枫;赵心明 刊期: 2016- 10
-
扶正抑瘤方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方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明确病理诊断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采用m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30例在mFOLFOX6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扶正抑瘤方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KPS评分、体质量变化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60.00%......
作者:陈舲;马耀凯;李鑫 刊期: 2016- 04
-
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预测铂类药物敏感性和预后
铂类药物是治疗实体肿瘤常用的药物之一,但是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导致化疗失败,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DNA修复能力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可改变DNA修复能力,因此,检测这些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预测疗效.现综述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预测铂类药物敏感性和预后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桦;王兴元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More >
- 1 头颈部鳞癌近距离放疗的进展
- 2 HOLRBT与TURBT对表浅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
- 3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 4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伴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 5 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引发感染性休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PGE2、IL-2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7 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胃癌微创手术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 8 大肠癌靶向治疗现状
- 9 抗癌消水膏外敷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小鼠胸膜转移模型的影响
- 10 《癌症进展》杂志稿约
- 11 厄罗替尼靶向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
- 12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放射性损伤
- 13 妊娠期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 14 尼妥珠单抗治疗大肠癌1例报告
- 15 肿瘤干细胞学说与肺癌相关研究进展
- 16 贫血对肿瘤患者的影响及治疗
- 17 AACR癌症研究新视野大会:靶向治疗的突破
- 18 胃肠道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 19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 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方案二线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